筒子们登陆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楼市不外乎如是,在政策高压下,房地产行业犹如一个在酷热环境中挣扎的旅人,冀望能寻找到一片绿洲、一汪清泉,但进入五月后的楼市也和天气一样,让人难于琢磨。 扬州“奖励购房”新政,已经人尽皆知,但上海“重申限购”的举动,却让业界对政策的预期变得越来越混乱。 而知名投行花旗在这片捉摸难定的纷乱中,也表现出少见的“大胆直接”,直指“中国不可避免将放宽房地产政策”。 花旗5月15日发布报告称,中国政府年内将集中精力在不冲击购房**的基础上,放宽对第二次购房者的抵押贷款规定。 花旗预测,中国在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会采取更多支持整体经济及房地产行业的措施,因地方政府在二季度和三季度将面临最大的金融挑战。 花旗还认为,中国也将会继续诸如近日所宣布的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积极财政措施。 此文一出,行业为之一振。这难免让人们回想起2008年底,当时正是金融海啸席卷全球,楼市处在极度寒冷之中,外资机构摩根大通率先抛出了一份“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们一直在考虑一项总金额至少为人民币2000亿-4000亿元(或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1.5%)的经济刺激方案”的预言,而后来不久出台的“四万亿”,让这个预言成真,刺激力度还远远超出所有人的意料。 今日回头再看,四万亿虽然成功让中国在金融风暴中“独占世界鳌头、独领全球**”,但其后遗症在三四年之后的今天,仍远远难言已经消除,甚至还未完全爆发出来。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经济体,中央政府宏观调控总是难于避免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而地方政府的利益与诉求或是其中最大一环。 坚持多年的宏观调控与房地产调控,对于长期以投资和房地产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各方大员们而言,这未必符合地方发展的需求,对地方财政收入和GDP增长都有着极为严重的影响。 今年4月以来,中国经济出现急速的跌落,宏观经济数据一片惨淡,这也为长期坚持的调控蒙上一层不太美妙的前景,央行为此宣布在5月18日起降准50个基点,这是央行六个月来第三次下调存准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