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8-1-23 00:50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管理员
  
- 积分
- 14349
- 筒币
- 13344
- 贡献
- 10
- 威望
- 70
- 阅读权限
- 200
 
|

筒子们登陆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小雅,一名在云霄县城工作的山西人。前些日子,小雅要去参加女同事的婚礼,可却被告知 “参加婚礼吃不到喜酒”。
同事告诉她,新人双方都不办喜宴,不在家办,也不在酒店办。亲朋好友,只要在送嫁、过门的时候,去新人家,随心意包个红包祝福,喝喝茶,吃吃喜糖,闹闹洞房,热闹下就可以了。
其实,在云霄县城区域,从上世纪七八十年**始,就已形成了“不办酒席,不发请帖,看淡红包、聘金”的婚嫁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就连当地人也自个儿笑称:“云霄男人很幸运哦,不用为结婚成本发愁。”
云霄县城婚俗 :不发请帖,不摆喜酒,还回80元礼
没有请喝喜酒,小雅还是给新人包了200元红包。让她没想到的是:3天后,新人回了一包糖果和80元给她。
“少了烂醉如泥和吃喝浪费,却多了一份,像亲朋好友‘围炉’一样温馨,这方式,既古老,又不失祝福的本质。”小雅这么评价自己参加的云霄婚礼。
已退休的云霄文史委主任方群达介绍,在云霄参加婚礼,不管亲朋好友包1000元还是包200元,都统一只回80元礼和一袋糖果。也有人在办婚事时,把礼金退给好友,只收红包袋。在云霄,根本不注重红包多少,只看重祝福。
“云霄县城,结婚不发请帖,不请喜酒。新人的婚讯,经亲朋好友口口相传后,相熟的人,自觉相约在结婚当天,为新娘送嫁,到新郎家道贺。”方群达说,这样的婚俗,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已形成了,但仅限在县城,农村还是会办酒席。
据方群达介绍,云霄县城的人结婚,聘金也不会高,少则几千,多则万把块钱,不会太高,但聘金数额,须避开数字4。
云霄县城婚俗 :酒席没了,老婚俗“唱主角”
虽然吃喝被抛弃了,可并不代表老祖宗传承下的结婚习俗也被抛弃。
在云霄县城,新人结婚非常注重传统仪式。
方群达介绍,出嫁的时间,必须根据二人生辰算出良辰吉日,吉时在大半夜,婚礼也照办不误。
迎娶新娘时,女方闺密,会使出十八般武艺,刁难新郎。出嫁前,新娘要祭拜祖宗,跪(哭)拜父母。到了新郎家后,要行同样的跪拜礼。当新娘到男方家后,女方家人要是当天没踏入新郎家,须等4个月后,才能踏入新郎家。
在结婚当天,只有小男孩可以坐新人床铺上,随意打滚,寓意“早生贵子”。
婚礼当天,男方家要准备“新婚桌”给新人食用,新婚桌共有12道菜。在婚后3天里,新人都必须吃这12道菜。在云霄,就流传着这样的俗语:“摆上12碗,新郎新娘站起来,头碗是公鸡,新郎新娘来吃鸡,保佑老夫妻。”
而在新娘嫁过来的第3天,新娘要跟婆婆炒云霄特色菜“韭菜春”,寓意新人长长久久。
云霄婚俗中,还有个习俗,称“罩镜礼”,由男方用红线,在事先准备好的一块红镜帕两角边,缝上一定的现金,另两角由女方补上,数字要与男方一样,代表“宜室宜家”,4个角代表着整个家都充满了喜庆。
“花轿停在大门庭,拜别爹娘养育恩。堂上双亲靠兄嫂,女儿四月才回程。”念类似的词句在云霄人的婚礼中是必有的节目,当地人称为“说四句”。
揭密
战乱和新娘不能出房门是主因
这种独树一帜的婚俗,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云霄博物馆馆长汤毓贤揭开了这一谜底:这和云霄在历史上经历两次战乱关系密切。
1864年,太平军南方余部从江西准备逃亡海外时,路过云霄,遭遇当时驻守云霄县城官兵的堵截,双方展开长达7个月的拉锯战。战争让富甲一方的云霄,被掠夺一空,战后经济萧条。
到了1923年,粤军在北伐中叛变**,粤军3个首领带领军队进入云霄县城,在县城烧杀抢夺,长达5个月。不少裹脚女性,因未来得及逃跑,惨遭欺辱杀害,经济再次遭重创。
先后两次遭受长时间战乱,云霄县城民众财力不支,为不增加自己和他人负担,逐渐开始大婚不办喜宴。
除此之外,这种还跟云霄的一个习俗有关。在云霄,新婚当晚,新娘不能出房门。
“在自家门前办酒席,无足够的地方,一旦去酒店,便有违习俗,将被视为不吉利,所以一些人干脆就不办喜宴了。”汤毓贤解释,诸多因素的合成,才有了今天的这场“从俭”的婚俗。
已退休的云霄宣传部原副部长张待德解释,云霄从俭的婚俗,还得到原漳州市委**、宣传部长林晓峰的肯定。“除了不浪费人力物力外,这种结婚方式,还拉近了新人与亲朋的距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