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们登陆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厦门网讯 据海峡导报(微博)报道(记者 陈捷 通讯员 厦法宣/文 陶小莫/图)企业逼员工在空白合同上签字,等发生争议时又倒签劳动合同。近日,厦门中院对外发布了一起典型劳动争议案件,判决要求企业支付赔偿金。 31岁的小林原本是一家网络科技公司司机。近日,因为发生劳动争议,他和昔日东家对簿公堂。不过,在法庭上,关于小林的工资标准竟出现了“两个版本”,公司向法官提交了一份劳动合同,在这份合同中工资标准约定为2300元。这一份劳动合同期限自前年8月开始。 但是,小林提出,他的实际工资是每个月3600元。公司提交的劳动合同是在原先双方签的空白劳动合同上,事后单方添加内容形成的。而且,那份空白合同是他被逼无奈签的。 为了证实自己的说法,小林提交了入职申请表,还有发放工资的银行卡交易记录,证明他的入职时间实际上早了半年,而且实际工资为每月3600元。 法官调查后,最终查明是企业倒签劳动合同造假。近日,中院判企业败诉,要求企业按每月3600元的工资标准赔偿,并按实际入职时间为小林补缴社保。 法官点评 劳动者应拒签空白合同 法官说,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直接在空白合同上签字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一旦发生劳动争议,用人单位为了趋利避害,可能就会出现在空白劳动合同上倒签时间、补填对自身有利的不实内容等行为。 因此,劳动者切记不要签署空白劳动合同,同时,劳动者在签字之前应当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尤其要重视在格式化劳动合同中特别约定的内容,并且要坚持保留一份劳动合同原件,方能有备无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