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们登陆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老人十几年前捐助两名小女孩上学,如今女孩都已长大成人,各自有了工作 海都网(微博)—海峡都市报(微博)讯(海都网(微博)记者 章微/文 包华/图) 一碗青菜,一碗饭,一日三餐年年如此。连江琯头街社区87岁白叟柳秀芳,每天的花销不超越10元,“抠门”得连瓶矿泉水都不情愿买。但她却把后代从国外寄回来的日子费、寿礼钱攒下来,捐给社会公益事业。20多年来,她累计捐资超越400万元。因为她的善举,近千名寒门学子得以重返学校。
路上口渴 不舍得买水 上星期六,记者驱车前往连江琯头街社区,看望柳秀芳。虽是耄耋之年,但白叟耳不聋眼不花,精力矍铄。 “钱给出去就好,我不记心上,你们也别再报导了。”白叟福州话夹杂着普通话,婉拒了记者的采访。关于她的故事,都是旁人说起。 原来,柳秀芳白叟身世清贫,吃过不少苦,生育了3男3女。直到她的4个后代到国外开展,白叟的晚年日子才好起来。本能够过上充足日子的她,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 大儿子林健说,妈妈吃斋,每餐一碗干饭,一碗青菜,每天花销不超越10元钱。她穿的衣裳都是后代买的,她自己从来舍不得买一件新衣裳。她身上穿的这件衣裳,即是9年前参加海都报“感动福建十大人物评选”颁奖时所穿的衣裳。 一次妈妈去外地看个孩子,回来的路上口渴难忍,就想到路旁边店买瓶矿泉水。第一家店卖两元,她没买。再遇见一家路旁边店,人家要一块五,她还嫌贵,最终她仍是一路忍着,回家喝水。她觉得,一瓶矿泉水两元钱,够穷学生买上两支笔。 千名寒门学子 因她重返学校 白叟后代在国外经商,寄回来的日子费、过节费不菲,白叟都用来做善事,尤其是捐资助学。 连江小沧乡是畲族居住地,乡里仅有的小学坐落在崇山峻岭中,条件十分艰苦。隆冬,寄宿生睡在木板床上,连棉垫都没有。柳秀芳白叟赶到那里,用手摸摸严寒的被褥和木板床,流泪了,当即拿出2万元,为孩子增加了棉垫和新被褥。当了解到有4名贫穷生无法持续升学,柳秀芳毅然决定承担这4个学生的上学费用直至大学毕业。 2003年,连江县特教学校刚开办,因条件限制,200多名残疾儿童只好挤在一栋危房里上学。柳秀芳得知后,一会儿捐了20万元。在她的股动下,捐钱、捐物从此展开,县政府还专门批了一片山地。如今,连江特教学校慈光教育楼集教育、试验、恢复于一体,设备非常齐全。残疾学生坐在宽阔亮堂的教室里学习、恢复。 因为她的善举,近千名寒门学子得以重返学校。 后代儿孙寿礼 攒下来做慈善 琯头是著名的侨乡,简直每家每户都是侨眷。在当地,白叟过了60岁,就办寿宴。一些有钱人更是年年大操大办,不只请客,还要送顺手礼,更阔气者还要发红包。一场寿宴下来少则花费大几万元,多则数十万元。 柳秀芳白叟除了八十大寿时拗不过儿孙,办了寿宴,这些年生日仅仅是请亲戚朋友吃个饭。一位街坊悄悄说:“以他们家的经济实力,每年大操大办都能够,但白叟不让。” 柳秀芳把后代、孙辈给的贺寿礼金攒下来,一次又一次捐给有需求的人。周围街坊同乡家里有困难,她知道了也会主动上门送钱。这不,上个月,她又给社区白叟会捐了1万元,协助社区的贫穷白叟。了解底细的同乡粗粗估算了一下,这20年来,白叟捐出的钱超越400万元。 柳秀芳说:“苦过了,知道钱的优点,但用钱就要用得其所,不然即是浪费。” □搜集令 若您周围有勤俭节约、君子之交、俭朴办婚丧嫁娶等故事,或许你身边有看不惯的各种铺张浪费、讲排场、重方式的事例,都请致电海都热线968111通知我们,让我们一同在全社会传递“以俭为荣、以奢为耻”的优秀价值理念。 (海都网(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