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社区

  • 13559213891
  • 打造本地最大生活服务平台
搜索
猜你喜欢
查看: 1401|回复: 1

[交流咨询] 《新婚姻法》女子扫盲班归帖子~准新人必备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4

主题

484

帖子

1735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735
筒币
1251
贡献
0
威望
0
阅读权限
100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3-6-8 16: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筒子们登陆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五条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在婚后产生的收益,除孳息和自然增值外,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解读:
本条规定首先是针对一方婚前的特殊动产的增值而设立的。现实生活中,很多动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值,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并不需要任何人付出劳动或者进行经营而增值,比如黄金、珠宝、古董、字画等物品,其收藏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物品没有改变,但是自然增值却随时间而产生。所以,对这些自然增值部分,法律上认定应当仍然属于个人财产,因为在婚后并不需要附加劳动才让其产生增值。而其次,法律上对婚前财产在婚后的收益,认定为共同财产,比如说一方在婚前拥有的机器,在婚后作为股份投资到企业中,所产生的收益,应当认定为共同财产,原因是因为在机器投入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是要付出一定的劳动使其产生收益,该部分收益应当是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所获得的收益,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第六条 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当事人约定将一方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赠与方在赠与房产变更登记之前撤销赠与,另一方请求判令继续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处理。

解读:
本条解释旨在解决夫妻房产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性引起的纠纷。在实践中表现为夫妻一方将个人所有的房产赠与另一方但尚未办理过户手续,双方离婚时赠与房产一方主张撤销赠与,而另一方主张继续履行赠与合同产生的争议问题。此问题涉及《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与**】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夫妻双方在婚前或者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于房产的赠与通常采取签订房屋赠与合同形式,但基于合同法中规定赠与合同在未过户前的任意撤销性,致使赠与一方在其所有房屋没有过户登记前可以随时解除赠与合同。因此在完成赠与合同此类实践合同,不仅要有赠与人与受赠人意思表示一直(如订立赠与合同),还需在赠与房产交付(房产以登记为交付)后才能成立。如果现实中交付房产办理变更有困难的,律师建议至少应当办理赠与公证,但是即使公证仍然存在一定风险!

第七条 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解读:
一般父母在子女婚后为其出资买房时,未明确或不愿明确出资性质,但是子女一旦离婚,夫妻间经常在父母出资购买房屋的归属上产生争议。本条解释针对父母出资意愿不明时产生的房屋归属纠纷作出了规定。在当今房价高企,离婚率激增的**背景下,大部分父母对为子女婚后买房出资行为持比较现实的态度,一般不愿在子女离婚时,让另一方以夫妻共同财产为由分走其出资部分。因此本条解释将父母出资为子女买房的本意认定买房出资是对自己子女的个人赠与,除非出资父母明确表示该出资是赠与双方。
现实中,所谓“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父母以自己名义购买不动产,后将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子女一方名下;二是子女以自己名义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由父母缴纳出资款项。第一种情况是典型的父母向子女赠与不动产的行为。父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后,如想将其取得不动产赠与子女夫妻双方,则完全可以将不动产登记在子女及其配偶两人名下。若没有此明确意思表示应视为对子女一方的赠与;第二种情况下,通常要弄清父母拿钱给子女买房行为性质是借贷还是赠与。该问题的认定主要依据案件的证据具体考量。

第八条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配偶有**、遗弃等严重损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的人身权利或者财产权益行为,**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照特别程序要求变更监护关系;变更后的监护人代理无民事行为能力一方提起离婚诉讼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解读:
本条解释主要针对夫妻一方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侵害问题,一直以来法律上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问题存在一定漏洞,如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第一监护人应当是配偶,而配偶本身**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配偶拒不离婚的,**人无权代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行使以上权利,所以,本条司法解释的出台,明确了**有监护资格的人可以依据特别程序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变更监护权,在变更监护权后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名义再提起离婚诉讼。
[ 此帖被小编喜喜在2011-09-26 17:03重新编辑 ]
 第九条 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双方因是否生育发生纠纷,致使感情确已破裂,一方请求离婚的,人民法院经调解无效,应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二条第三款第(五)项的规定处理。

解读:
本条是关于夫妻双发因生育权问题发生纠纷如何处理的问题。现今**工作竞争压力大,有些女性不愿意生育,在丈夫同意的情况下,擅自中止妊娠,双方因此发生纠纷,男方往往提出离婚的同时请求损害赔偿。夫妻之间的生育权是平等的,不存在谁的权利优先与谁的问题。我国法律和政策均保障公平享有生育自由的权利。故男方生育权的实现不能以损害女方生育权为前提,实际上本条承认了中止妊娠是女方生育权的。女方擅自中止妊娠并不一定导致离婚。但是如果男方因为女方拒绝生育等问题主张感情破裂要求离婚,法庭以实际上的事实来判断双方是否已经感情破裂,从而决定是否准许双方离婚!

第十条 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

解读:
本条是对于一方当事人婚前出资支付首付款按揭贷款购置,婚后登记在自己名下并由夫妻双方共同还贷的不动产应该如何分割问题的规定。对于夫妻一方婚前签订购房合同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按揭贷款、婚后夫妻共同还贷的房屋,完全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或者一方个人婚前财产都是不对的。本解释在处理分割此类房产的原则是既保护个人婚前财产权益,同时依照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关于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的原则的规定,公平分割婚后双方共**贷形成的夫妻共有的财产权益。本条注意的是增值部分也并不是完全平均分割,而是区分婚后共**贷部分的增值,婚前还贷部分的增值比例仍然属于一方个人财产。而且,法律赋予法官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偿,并非确定平均分割,适当补偿仍然应当考虑适当照顾女方为原则。
对于“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共同还贷”问题的认定:一是从偿还银行时间看,还贷时间只要处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般即可认定是双方用共同财产还贷。而不必区分房贷的金钱来源于夫妻中哪一方收入;二是看夫妻间是否约定实行分别财产制,如果双方当事人有对房屋还贷问题有特别规定则可排除本条司法解释的适用。

 第十一条 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解读:
  本条是关于一方擅自出卖夫妻共同共有房屋应如何处理的规定。如房产证上登记的权利人为夫妻双方,此时夫妻一方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一般需要经过夫妻双方的一致同意,否则构成无权处分。夫妻一方在未征得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私自将共有房产买与第三人,且第三人符合《物权法》关于善意取得条件时,适用民法中的善意取得制度,即本条第一款的规定,夫妻一方要求以无权处分追回该房屋的,法院不给予支持。
“善意取得”属于《物权法》第一百零六条规定:【善意取得】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的;(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善意取得通常要符合以下三点:一是受让人受让时主观善意。二受让人支付和合理的对价三受让物的实际转移占有。本条解释中,夫妻一方在未经另一方同意的情况下,以自己名义出售属于夫妻共同所有的房产,不管该房产登记在谁的名下,本质上都是处分他人的财产的行为,都属于无权处分,该处分行为引致的夫妻另一方与买受人的利益冲突正式上已取得制度解决的问题。


[ 此帖被小编喜喜在2011-09-26 17:19重新编辑 ]
第十二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

解读:
本条是关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的、登记于一方父母名下的房改房处理问题的规定。房改房是与一定的职工身份相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具有一定身份的主体才是取得房改房的适格主体,而该身份资格不能转移或变更。没有房改房主体资格的人以有资格人的名义出资购买的,因不具备主体资格而不能取得房改房的产权。由此可见,房改房带有福利补助性,和政策的优惠性,从某种意义讲甚至带有人身色彩。所以,夫妻以一方父母的名义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不可能算作是购房款而成为产权人,所以只能作为对于该房产登记的产权人的债权处理。

第十三条 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不符合领取养老保险金条件,另一方请求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养老保险金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婚后以夫妻共同财产缴付养老保险费,离婚时一方主张将养老金账户中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个人实际缴付部分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解读:
本条是对于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养老保险的处理问题。 从《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第11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包括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规定上看法律法规对于已经实际取得的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是并不是说所有任何情况下都能讲养老保险金作为夫妻共同财产予以分割。如现行“统账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保险统筹账户由用人单位统筹和政府补贴组成,随着经济发展和工资水平的提高,政府对该补贴发放数额进行普调,将来到底应当取得多少养老保险金在离婚时都无法进行预先测算,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险费也在逐月的累加而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在离婚时夫妻一方尚未退休时,就对养老保险进行分割是不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养老金的取得是以领取人的生存为条件,领取人一旦死亡,该养老金即行停止,所以,不存在确定的可期待性。

第十四条当事人达成的以登记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协议离婚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如果双方协议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分割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法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解读:
本条是针对夫妻双方订立的附协议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在条件未成就时,不发生法律效力问题的进行的规定。附协议离婚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为协议离婚达成离婚协议,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等问题作出约定,但由于种种原因一方反悔,未能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协议离婚登记手续而是到法院起诉离婚。此时一方当事人主张先前签订的协议合法有效要求法院按双方协议作出判决,另一方主张无效要求法院按照实际情况判决。以登记离婚或者到法院协议离婚两种形式为条件的财产分割协议的性质为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所附条件未成就的情况下,民事法律行为不发生法律效力即夫妻双方间签订的协议不发生效力。 

第十五条 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为继承人依法可以继承的遗产,在继承人之间尚未实际分割,起诉离婚时另一方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当事人在继承人之间实际分割遗产后另行起诉。

解读:
依据我国《继承法》第二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作为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应当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在离婚时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进行分割。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被继承人死亡但并未在其死亡后即时分割遗产的情况。如夫妻一方的父亲或者母亲死亡,但另一方尚健在的情况下,出于尊重老人情感考虑,作为继承人的子女之间一般不会进行遗产分割。此时,如果夫妻双方离婚,一方请求分割遗产中夫妻共有份额的,由于遗产尚未在继承人之间进行分割,夫妻对于作为遗产的共同财产只是享有期待权,夫妻一方关于分割该部分财产中夫妻共有份额的条件尚不具备,故不能再离婚诉讼中进行处理。在夫妻离婚后,继承人之间实际分割遗产的情况下,法院可以就夫妻一方诉请分割原有共同财产的主张受理。
[ 此帖被小编喜喜在2011-09-26 17:12重新编辑 ]
第十六条 夫妻之间订立借款协议,以夫妻共同财产出借给一方从事个人经营活动或用于**个人事务的,应视为双方约定处分夫妻共同财产的行为,离婚时可按照借款协议的约定处理。

解读:
本条是针对离婚时夫妻之间婚内借款如何处理问题的规定。夫妻双方作为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间的借贷并没有为现行法律所禁止。夫妻一方向另一方从夫妻共同财产中借款,除了作为借款来源的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双方共同共有而与普通人间的借贷不同外,本质上并无不同,应属于民事借贷。除了适用本条规定外,还适用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民事法律规定。
  
第十七条 夫妻双方均有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的过错情形,一方或者双方向对方提出离婚损害赔偿请求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解读:
本条旨在规定夫妻双方都存在婚姻法上的过错行为,在此情况下,由于过错互相影响,如何判定哪方过错更大,哪方过错较小法律上认定存在困难。很多情况下由于一方出现小过错,而另一方无法忍受导致更为严重的过错,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本司法解释直接确定如果双方过错的,互相不承担过错损害赔偿。

第十八条离婚后,一方以尚有夫妻共同财产未处理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分割的,经审查该财产确属离婚时未涉及的夫妻共同财产,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分割。

  解读: 
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夫妻一方在离婚时隐匿财产,而另一方由于条件**无法取得相应的证据,所以,在离婚时该部分财产无法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所以本条司法解释规定当一方发现未分割的财产时,可以主张分割。而一方请求分割尚未分割的夫妻共同财产,属于共有人行使物上请求权,不受2年诉讼时效的**。只要一方发现就能随时向人民法院起诉分割。

第十九条本解释施行后,最高人民法院此前作出的相关司法解释与本解释相抵触的,以本解释为准。

学习学习
1、离婚率以双方均有工作的夫妻居多,因为双方在外面奔波,外遇机会大。
2、在家相夫教子的女人离婚比较少---请问你从哪里来的数据,在家相夫教子的女性会在小鱼网上逛来逛去吗?她们有那么多精力吗?
3、提到的青春损失费,没错,男女双方都有损失,问题是,女性为家付出更多,你有没有想过,你去尝试生孩子后留下一身毛病。。有没有想过,岁月在女性身上留下的痕迹比男性多了太多。
赞同观点
好豆子啊好豆子。。。确实是现实理论,好豆子。。。支持你
新婚姻法到底是征求意见,还是走走过场


新婚姻法的实施引来了全**的关注,也是口舌比较多的一部法律。高院为实施这部新法,美其名曰搞了一个征求意见稿,结果是置反对声不顾。面对众多的争议、众多的反对声,新法的推动者们,竟然视之不见、充耳不闻。硬生生的将这部法律,在8月13日公之于众。决策者的冷酷令国人心寒。难怪有人说:
中国的婚姻法保护的不是婚姻,保护的是有钱的人;
是富人的法律;
新婚姻法是沾着贫弱女人的眼泪、沾着弱者的咒骂草率出台的!
仅拿新法“婚前贷款买房、父母出资买房、离婚时如何分割”这部分来讲,的确暴露出了新法无情的一面。
婚姻中大多的女性都处在弱者的位置,这种房产分割方式正是把中国妇女推到了苦难的境地。富裕的男方一旦有了小三,女方就会带着孩子无处可去,无家可住。
中国**的现状是大多女人是靠着丈夫的事业生活的,看看我们的身边做全职太太的不占少数。有钱人的家庭更是如此。农村妇女更占多数。这些全职太太们,经济上没主动权,大半生为孩子、家庭奉献了。我们的法律却告诉她,一旦离婚就面临着净身出户。
而事实上这些女人一旦离家真的就是一无所有。
中国**经过几年的物质**,其爱情观、家庭观都有所改变。尤其爱情观,被现实**的物质、金钱几乎消磨殆尽。谈到爱情,好像是理想国的畅想。年轻人的婚姻现实的要死,脆弱的要命。大多家庭维系婚姻的并不是感情,仅仅是孩子、财产。这一点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面对这种脆弱的家庭现状,中国家庭更应该需要法律支撑和保护。如果新婚姻法能像许多发达国家、或者说像日本那样,把离婚的经济负担抛给男方,充分考虑到对女性的保护,我想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的和谐。
我认为现今中国富裕家庭离异的现象,80%是富裕男人的丑恶思想作祟。**要谴责?也是应该谴责这些富裕的老公们。即使应该付出代价,也应该是那些放着自己家庭不顾,到处包养小三的男人们。不应该把精神与物质双重包袱,用立法的手段全部压给贫弱女人。这是司法制度的不公!是**、国家的堕落!

来源:网络转载
厦门生活网~您身边的打屁聊天频道!会员禁止发外链连接 卖药、微商等涉及非法的信息的请勿乱发和不在广告区发广告的 发现立即封号 商家要发单广告帖请购买找客服(单贴报价)发哦或升级商家账号权限(无限制)~ QQ 8420626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0

主题

18

帖子

63

积分

新兴筒子

Rank: 1

积分
63
筒币
44
贡献
0
威望
0
阅读权限
10
发表于 2018-1-28 19: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严重支持
厦门生活网~您身边的打屁聊天频道!会员禁止发外链连接 卖药、微商等涉及非法的信息的请勿乱发和不在广告区发广告的 发现立即封号 商家要发单广告帖请购买找客服(单贴报价)发哦或升级商家账号权限(无限制)~ QQ 8420626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广告客服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聊天群:
厦门生活群聊2群
工作时间:
8:00-23:0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