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们登陆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挑战 自去年3月以来,机动车每月以近万辆的速度增长。照此下去,预计厦门今年的机动车数量将破百万。照此发展下去,最大的挑战是有车没地停。尽管停车位目前以5%的幅度增长,但远远赶不上月均近万辆的机动车增长速度。**部门表示,目前尚不明确是否限牌,但正在酝酿在高峰时段的一些交通堵点向途经车辆收取“拥堵费”。目前,该方案已经上报市政府,下一步还将征集市**见。 晨报记者 蓝慧 截至3月26日,厦门机动车保有量已达95.2439万辆。自去年3月以来,机动车每月以近万辆的速度增长。照此下去,预计厦门今年的机动车数量将破百万。而“百万时代”到来,厦门是否准备好了?昨日,记者就厦门的城市交通问题,咨询了**部门相关负责人。 尚不明确是否限牌 机动车增长这么快,厦门是否会限牌? 问策: **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车多路少”目前是市民必须坦诚面对且已经是常态化的现实。“厦门岛约132.5平方公里的面积,全市常住人口367万,除去山和河,市民居住资源和道路资源本来就很有限。”该负责人说。 在道路资源有限但机动车日益增多的情形下,对于坊间时不时传言“限牌”一说,该负责人表示,尚不明确是否限牌。 停车问题成最大挑战 如此发展下去,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问策: “因为乱停车被罚的,1年花费两三万元的不在少数。”有车没地儿停,让不少车主头疼。 为了破解“行车难”,厦门又是建设下穿通道,让道路“入地”,又是建停车楼,让车位“上天”。去年9月开工的“疏港路下穿仙岳路通道工程”和“火车站南广场停车楼项目”,再一次显示了政府要破解“停车难”的决心和智慧。 这其中包括去年**部门分四批对外公布的新增大批停车泊位:5月,首批规范6442个停车位;6月,第二批40个路段、1214个占道停车泊位发布;随后7月再增19条路段的869个停车位;紧接着11月,新增了第四批涉及11条路454个车位的占道停车位。 尽管如此,目前以5%幅度增长的停车位,也远远不能满足月均近万辆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不对称的停车需求矛盾,让停车问题依旧是城市交通要面对的最大挑战。 正酝酿收拥堵费 目前有什么办法应对这种现象,是否做好了准备? 问策: 想买车?就要付出“代价”。该负责人说,如果市民想要买车,除了最基本的购车款、保险费用外,还要付出车辆维修和停车费。 除了目前**部门对于电动车、黄牌车、大货车等具体专项的交通管制外,该负责人向记者透露,目前厦门正在酝酿在高峰时段的一些交通堵点向途经车辆收取“拥堵费”。 “现阶段,该方案已经上报市政府,下一步还将征集市**见。”该负责人表示,譬如在晚高峰时段,通过厦禾路的车辆,1小时收10元,“具体细则包括收费标准等也还在探讨中”。
交通将朝3个方向发展 厦门未来的道路交通该何去何从? 问策 该负责人表示,简单地说,就是“公共交通+城市快速公交+慢行道”。公共交通包括地铁、轻轨等,现在厦门的BRT就算是城市快速公交,厦门轨道交通首期的3条线路也已于去年动工,并预计2016年建成第一条线路。此外,供行人、非机动车通行的慢行道系统,也是未来厦门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厦门交通朝着这个模式发展,保守地说接下来的二三十年,交通还是相对理想的。” 记者跟随市民体验下班高峰拥堵 车多不守规矩的车更多 成功大道2009年9月25日通车,是贯穿厦门岛南北的城市快速干道。这条快速路车道相对较宽,在一些关键节点,监控比较完备,可以说是厦门道路交通的缩影。 庄先生家住龙山桥,在杏林上班, 每天都要来往于成功大道。昨天的下班高峰期,记者跟随他的车从杏林到岛内,体验了沿途的交通情况。 【杏林大桥】 骑车不戴安全帽还逆行 庄先生17时下班,通过杏林大桥入岛。他通过杏林大桥的时候比较顺利,不过路上来往的电动车、摩托车形成了一股强大的“车流”,占据了一个车道,导致车辆的通行效率低下。 记者发现,骑车的**多是一些农民工,他们三五成群地形成“车队”疾驰在杏林大桥上。他们大多没有安全意识,记者一路上都没看到车手戴安全帽,有的还载着一两个工友。不时有大型集装箱车开过,这些电动车、摩托车显得特别“渺小”,让人看着都捏着一把汗。 “他们正常行驶还好,有的时候许多电动车还骑得歪歪斜斜的,我们作为车主都离他远远的,免得发生意外。”庄先生说,有的摩托车为了逃避桥头关卡的检查,还逆向行驶,让车主惊出一身冷汗。 【成功大道仙岳路出口】 班车随意停靠 接着,庄先生的车上了成功大道。电动车和摩托车依然“横行霸道”,但明显少于杏林大桥上的。 到了薛岭路段,这里接近成功大道仙岳路的出口处,车速变得慢了下来。四个车道排得满满的都是车,“是不是前面发生了车祸?”庄先生分析,应该不是,因为车子都还能动,只是速度慢点。 果然,车前行了百多米后,谜团终于解开了。原来一辆班车停在了路边,导致后面的车辆只能绕行。庄先生说,这种情况在上下班高峰期很常见,这些班车“实行”的是“即上即走”的方式,有很强的随意性。另外,像金湖路路段,也就是枋湖客运中心站附近,也有一些长途大巴车会让客人下车。 【成功大道莲前西路出口】 车太多导致排长龙 庄先生说,前面这些路段都还好,他最怕的就是成功大道莲前西路这个出口,“每天都要在该路段排队,也不敢加塞,因为怕被监控拍到”。 说话期间,车辆已经驶入了该路段,时间大概为17时30分,这时车辆已经排到了莲花二村路段。记者了解到,如果车辆要下成功大道开往莲前西路路段,必须在进隧道前选择好车道,如果等到隧道里再进行变道,那么就是违章。 庄先生告诉记者,有了监控的作用,车主大多不敢违章,造成该路段车流缓慢的原因主要是车太多了。记者掐着表算了一下,庄先生通过该路段不到一公里的路程,总共花了接近20分钟的时间,而他通过8公里长的杏林大桥只花了10分钟左右。 (倪立婧)
“百万时代”将临 关于车辆限牌猜想又起 海峡导报(微博)4月17日讯 (记者 崔晓旭 詹文 孙春燕/文 吴晓平/图) 厦门即将迎来机动车“百万时代”。这时候,关于车辆限牌的猜想又起。事实上,在城市主体仅157平方公里的厦门岛,限牌的声音从未停止过。路多、车更多,这是大多数城市的通病。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拿出了最简捷的解决方式——— 限。“车辆的增速超过交通承载能力的增速,缓解拥堵,**车辆数量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办法。”一业内人士说。厦门限牌是否可行,时机成熟吗?限牌,意味着要牺牲掉不少汽车产业的大蛋糕。在厦门,这块“肥肉”到底有多大? 事件 限牌一直在坊间“传说” 随着车辆暴增,这几年,厦门关于汽车限牌的“坊间传闻”,从来没停止过。 石先生对去年网上疯传的一条微博,至今记忆犹新。“当时是7月中旬,微博说,厦门马上要在8月1日起限牌。” “尊敬的客户你好!厦门车管所8月1日起汽车即将限牌!到时候上一个牌要一两万元!如需购车请从速!”石先生媳妇也收到了同样的车行短信。当天晚上,夫妻俩商量半天,决定再去买辆车,赶在限牌政策出来前。 这个“坊间消息”,在市民中引起轩然大波。那段时间,厦门车市着实“火”了一把,部分车商还趁机提出涨价、全款付等要求。平日周末大概卖个十辆,那几个周末卖了二三十辆,几乎翻了两倍。事实上,在这之前,各种厦门购车要限牌的传言就已是铺天盖地,只不过,这次的传言来势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凶猛。 “那次大面积地疯传,是受广州限牌的影响。”一位业内人士说,去年6月30日晚上9点,广州市交委公布限牌新政,时间仓促得只留出3个小时让市民去买车。而厦门这次史上最凶的限牌传言,便是广州新政的“余震”。那次的限牌传闻,影响实在大,以至于厦门**部门紧急出来辟谣,称近期不会限牌。 三大猜想 猜想1:限牌是否可行? “有法规的支撑,厦门如果要限牌是可操作的。” 此次厦门即将迎来百万辆车,再次引发限牌猜想。有不少人认为,厦门汽车爆炸式增长,限牌势在必行。“厦门岛这么小,限牌是迟早的事情。”一位市民说。 更有人注意到,厦门从去年起生效的《厦门经济特区道路交通安全若干规定》,赋予交管部门“按道路设计流量、路网情况等实行总量控制”的权利。地方法规已经为限牌埋下伏笔,有业内人士猜测,这是为限牌做准备。“有法规的支撑,厦门如果要限牌是可操作的。”一位业内人士说。 去年的广州,没有一点预兆,“限牌令”突袭而来,通报仅3小时后就执行,令许多市民手足无措。至此,北、上、广全部进入汽车限购时代。 不过,也有不少人认为,尽管有法规上的支持,但厦门并不适合限牌,因为城市太小。厦门限牌了,是否要**漳州、泉州的车禁止入岛?如此一来,就与厦漳泉同城化的大方向不吻合。 厦门市****、民盟厦门市委副主委朱奖怀就指出,厦门主要的交通拥堵集中在岛内四分之一区域,即西南侧的老城区和一些主干道。其它的四分之三较为通畅,岛外也很通畅,限牌等于一个局部的问题要全市共同承担,显然不合适。
猜想2:限牌时机到了? “**车辆买卖,前提是有充沛的公交运量。” 有人这样认为,限牌的时机到了。因为,厦门机动车保有量逼近百万大关;因为,厦门的道路交通已经不堪重负。 汽车爆炸式增长,给交通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有连锁反应。 “早晚高峰期,私家车全部涌上马路,也间接地影响了公共交通的出行速度。”上班族小叶说,几年前上班,搭公交车只要15分钟。“现在路上堵呀,路上时间至少要半个小时。” 不过,也有人认为,上海、北京、广州有轨道交通,有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但厦门公共交通还不完善,怎么可能效仿限牌,时机还未到。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厦门市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黄若谷说,如果直接限牌,势必会将相当数量的人群挤入公共交通。而以厦门目前公共交通的承载能力,将不堪重负。 黄若谷认为,解决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等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车辆买卖,而在于是否有充沛的公交运量。 比如香港,面积小、山地多、人口密度大、旅游客流大,这些都与厦门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为什么香港没有限牌?关键就在于它的公共交通可以覆盖到90%以上的出行需要。 猜想3:采用哪种模式? “厦门可借鉴的模式,有北、上、广等少数一线城市。” 北京:每月26日无偿摇号 2010年12月,北京推出摇号上牌政策。比如2011年度小客车总量额度指标为24万个,每月26日实行无偿摇号方式分配车辆指标。 外地人在北京购车,需连续5年以上缴纳北京社保和个税;港澳台居民、华侨及外籍人员则需1年居住证明。 车商潘先生认为,这个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购车的可能,但是也滋生了摇号黄牛等灰色收入,甚至将人们购车的**提前了。 在他看来,厦门的汽车保有量并没有达到一线城市水平,道路也并非拥堵得不可治愈。因此,并不适合采用如此残酷的“一刀切”政策。 上海:无底价公开拍卖 1994年,上海首度对新增的客车额度实行拍卖制度,随后上海开始对私车牌照实行有底价、不公开拍卖的政策。2008年,上海将原有政策改为 “一次投标、两次修改、幅度600元”,即无底价、公开拍卖。上海总是市场经济的排头兵,一张小小的上海车牌被外界戏称为 “世界最贵的铁皮”。 回到厦门的问题,黄若谷分析,厦门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上海,人均收入也有较大差距,汽车销售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模式,中级车最为畅销。也就是说 ,对大多数厦门市民而言,花15万元买车,再花三五万元买牌照,多少有点力不从心。 广州:每月1万辆 2012年7月1日零时起,一个月内广州市暂停办理中小客车的注册及转移登记,后续各个月度平均分配增量配额。 在为期一年的试行期内,广州市中小客车增量配额为12万辆,按照每月1万辆进行配置(含公车)。 广州的模式算是北京+上海的综合,但在厦门龙岩商会秘书长刘文洪眼里,将同样的模式套入厦门市场后,将有较大风险。
延伸调查 汽车产业这块“肥肉”有多大? 限不限牌,在很大程度上,缘于汽车产业这块“大肥肉”。 “这块‘肥肉’,使得很多城市都在衡量,道路是否真的拥堵到需要‘牺牲’这块‘肥肉’的地步。”一位业内人士说。 厦门,汽车产业这块“肥肉”到底有多大? 厦门市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黄若谷说,去年一年,厦门新增家庭轿车7.08万辆,同比增长4.6%,新车销售收入150多亿元,二手车销售也有40多亿。在同期882.11亿元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比约1/4。也就是说,**消费1/4来自汽车。 “这还不是全部,如果算上油品、汽车美容、4S服务、保险、维修等相关行业的收入,汽车产业在厦门的经济体量中占比更大。”在黄若谷眼里,尽管汽车增速颇快,带来了诸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但它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却相当可观。 莲前西路一加油站的小莉,也给导报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平均值计算,每辆车每月至少花费600元的油费,厦门汽车突破100万辆,那就是说每月要消费6亿元的油费。 不仅如此,市流通协会的一份调查显示,厦门的盈众汽车集团,有3000多名员工,建发汽车集团员工2000多人,全厦门的新车4S店和二手车行,解决了约2万人的就业问题。 **车辆也要疏堵结合 车辆限牌,就像当年的粮票一样,都是计划经济。从本质上来说,并无差别,都是通过抑制需求来缓解供给不足所带来的矛盾和压力。 不同的是,这一次供给不足的,不是粮食、布匹等有形的商品,而是道路、公共交通、空气质量等公共服务。 当前在国内的大城市,**汽车购买或使用,已是大势所趋。厦门的交通拥堵情况,并不是最严重的,但理应提前“下药”。 堵,**车辆增加;疏,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究竟限与不限,并不是症结所在,而是在今天我们要面对车辆增加带来的城市公共服务不足,政府应该更大力度增加和完善公共交通系统的供给,以起到“疏堵结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征集令 100万辆机动车,让城市半径越来越“小”,让城市经济发展的“蛋糕”越做越大。但同时,它也给这座城市带来更为严峻的“城市病”。堵车堵到晕,找停车位找到头疼,还有加油排队,尾气污染,能源消耗…… 厦门该如何去面对机动车 “百万时代”带来的甜蜜与烦恼?您若有感触深刻的故事想与大家分享,或是有好的建议,都可以拨打968801告诉我们。 (台海网)
|